孝文化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就通過二十四孝雕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二十四孝雕塑中,所蘊含的孝文化。
在二十四孝雕塑中,有很多在現(xiàn)代人看來,是虛構(gòu)出來的,但“孝”是實實在在的人倫本原,如果不能給人以真實的感受,那么孝的說教,也成了無本之木,人們不會將其作為學習和模仿的榜樣,所以二十四孝雕塑中的故事,在史書中都可以尋到蹤跡。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 其中流傳甚廣的是“二十四孝”. 孝感動天。遠古帝王舜年輕時, 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 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 后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戲彩娛親。春秋楚國的老萊子為了讓父母開心, 70多歲時仍然穿著五色彩衣, 拿著撥浪鼓戲耍, 就像小孩一樣。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傷心, 就躺在地上裝哭,逗得父母很高興。 鹿乳奉親。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 獵人才知是人,對他大加贊揚。 百里負米。春秋魯國人仲由, 年輕時家貧, 自己常吃野菜, 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后來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經(jīng)常感嘆: “現(xiàn)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嚙指心痛。春秋魯國人曾參少年時經(jīng)常到山里去打柴。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訪, 母親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 明白是母親在召喚, 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蘆衣順母。春秋魯國的閔損常受繼母虐待。冬天繼母的親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蘆花。后來父親發(fā)覺后要休掉妻子, 閔損反而為繼母求情,繼母從此對他十分疼愛。親嘗湯藥。漢文帝身為一國之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次母親病重, 漢文帝日夜守護, 天天為母親煎藥, 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嘗一嘗, 覺得合適才端給母親。 賣身葬父。漢朝董永家貧, 父親去世后只好問地主借錢辦喪事。后來他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干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于是董永就將她帶到地主家?guī)兔?。該女子勤勞能?一個月就織了300尺布,還清丁債務.原來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動, 特地下凡來幫助他的。 刻木事親。東漢丁蘭的父母逝世后, 他用木頭刻了雙親像, 每次吃飯都更先供養(yǎng)木像,然后自己才吃, 仿佛父母在世一樣.一次鄰居用杖打壞了木像,丁蘭大怒, 將他痛打一頓。 后來官人來抓丁蘭時, 木像竟潸然淚下。 涌泉躍鯉。東漢姜詩之妻每日取婆婆愛喝的長江水,還常做婆婆愛吃的魚。一次她回來晚了, 姜詩懷疑她不孝順而將她逐出家門。后誤會澄清, 姜詩將妻子請了回來, 此時院中突然冒出了與長江水味道一樣的泉水, 以后每天還跳出兩條鯉魚。 懷橘遺親。三國時陸績6歲隨父謁見袁術(shù), 袁術(shù)用橘子款待。陸績悄悄在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走時掉了出來。袁術(shù)嘲笑他, 陸績則說: “這是要送給母親的." 袁術(shù)對此十分贊賞。
孝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道德規(guī)范,這也是建造二十四孝雕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