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佛造像的起因有些特殊,它始于唐初興佛時期,當時無論寺院還是佛窟,都在主佛塑像的背光或者穹頂上另造一些小佛像,組成"佛海",來暗喻佛陀眾多的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現(xiàn)象至今仍能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一窺全貌。于是,從佛海中迎下其中一尊長伴長隨,便成為僧人和信徒追求的無上功德。小型銅佛造像誕生后,最初只是供四處游方的僧人隨身攜帶,昭示出家人心中有佛,后來才普及到信男善女迎請到家中供養(yǎng)。
中國歷史上歷經(jīng)多次災難性"滅佛"事件,銅佛造像大量被毀,導致目前高古、中古佛像極為罕見,傳世最多的是明清佛像。這類銅佛不僅以如來佛祖造像,觀音、菩薩、羅漢、護法等皆可成型,具有宗教和藝術雙重價值。因為存世數(shù)量極少,銅佛價錢才一路飆升,也正因為罕見,更不能輕易相信坊間傳言。
有兩個陷阱一定要繞開:第一口是"中古井",遇到刻有唐、五代、兩宋年號的中古造像,千萬不要沖動購買,因為這類珍品舉世不過那么十幾件,都在博物館。即使真的撿到大漏,充其量也是清朝或者民國的仿品。始終記住一句話-- 收藏圈多是人精,撿漏之前先問問這有多難。 第二口是 " 故事井 " ,如果有人跑來說某某的什么鄉(xiāng)下親戚帶了幾尊鎦金造像求售,等見到這位鄉(xiāng)民 時對方又大講如何發(fā)現(xiàn)這批造像的曲折故事,請馬上離開。
包漿不足以辨真?zhèn)? 在 " 全民皆藏 " 的今天,每個人都積累了一些收藏心得和鑒別技巧,但是用到實戰(zhàn)上便處處碰壁 -- 這就是藏友和專家的本質(zhì)區(qū)別,藏友畢竟缺乏歷練和見識,專家則見多識廣,融會貫通。在銅佛 像的鑒別上,絕大部分藏友把斷定包漿作為唯一手段,其實大謬。因為銅佛像與其他古董不同,它 造出來就是給人隨身攜帶和撫摸膜拜的,當然也有一些被作為供奉擺設,無人碰觸,歷史積淀下來 的包漿沉穩(wěn)自然, 但更多的佛像被長期摩挲, 天長日久之后顏色和銅質(zhì)本身的光潔度都會受到影響, 單從包漿進行鑒定往往失之毫厘謬之千里,很多 " 誤把真品當贗品 " 的糗事都是包漿惹的禍。 還要提醒一點,最珍貴的佛像不一定都鎦金,也不一定年份越古價值越高,目前收藏界最看重 的是明永樂年間鑄造的無量壽佛造像,就連清圣祖康熙也曾經(jīng)慨嘆 -- 利嘛之原出自中國,永樂宮中 所造者天下第一,近世所仿利嘛十不及一。利嘛即無量壽佛,康熙的這句話也說明銅佛造像的造假 現(xiàn)象早在清朝初年就已經(jīng)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