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佛像背光是指佛像頭后或背后的光圈。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已經有以民間信仰如財神、樹神等為對象的造像;佛教創(chuàng)立后,法輪和佛像背光成為代表佛陀的象征物。國內這種光明相最早見錄于《后漢書》:“帝夢見金人丈大,項有日月光?!薄斗ㄈA經卷一序品》中亦說佛在說法之前“眉間白毫相放光,照東方萬八干世界,靡不周遍”。佛光呈現(xiàn)在佛身的背后,包括了頭光與身光。
敦煌較早接受中亞的佛教藝術,自魏晉十六國時期,就在漢文化的基礎上吸收西域風格,融合本土文化,以一種全新創(chuàng)作的生命力迅速發(fā)展。其背光圖案,從最初的無任何裝飾圖案的圓盤,發(fā)展至卷葉紋、蓮花紋、火焰紋、飛天紋,以及后來的分身多面等,均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佛像的頭光和身光,因只見諸經文中,畫師在繪制時多憑西域圖案及個人想象進行加工,所以早期的背光繪制以極其簡潔的圖案和夸張的色彩對比形成其雄壯的美術風格。
佛背光由多種火焰紋組成,身光中的波狀單線火焰紋環(huán)層面較寬,頭光中的波狀四色火焰紋在敦煌石窟中極少見。在佛背光中繪新式火焰紋和千佛,特別突出了背光尖端的蓮花摩尼寶,這是北周時期佛背光的一個重要特征。白色集中涂飾在佛頭兩側,肩的上部,強調了背光中心的亮度。
火焰在佛教中被視為吉祥與清凈之物。火焰紋有一種向上的升騰感,不僅能夠充分襯托出佛的高大和威嚴,同時以火說明了佛的無邊法力,又是光明的使者?;鹧婕y背光在佛教造像中應用非常多,比如在龍門石窟很多佛像背光的外圈都會有冉冉的火焰。